当前位置:巩义市恒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新闻动态 > 正文
CVC 的基本原理是将工作辊辊身沿轴线方向一半磨削成凸辊型,另一半磨削成凹辊型,整个辊身呈 S形或花瓶式轧辊,并将上下工作辊对称布置,通过轴向对称分别移动上下工作辊,以改变所组成的孔型,从而控制带钢的横断面形状而达到所要求的板形。归纳起来有如一下几点?
①轧辊整个辊身外廓被磨成 S形(或瓶形)曲线,上下辊磨削程度相同,互相错位180°布置,使上下辊形状互相补充,形成一个对称的辊缝轮廓。
②上下轧辗是通过其轴向可移动的轴颈安装在支座上,或是其支座本身可以同轧辊一起作轴向移动。上下辊轴向移动方向是相反的,根据辊缝要求,移动距离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不同。
③S形曲线加上轴向移动,使整个轧辊表面间距发生不同的变化,如图 6-31 所示,从而改变了带钢横断面的凸度,改善了板形质量。
④CVC轧机的作用与一般带凸度轧辊相同,但是凸度可通过轴向移动轧辊在最小和最大凸度值之间进行无级调节,再加上弯辊装置,可扩大板形调节范围。当轴向移动距离为±50~士150mm 时,其辊缝变化可达400~500μm,再加上弯辊作用,调节量可达600μm 左右,这是其他轧机无法达到的。图 6-31(b)所示是根据预算的辊缝要求,将轧辊稍加轴向移动并抬起上辊,构成具有高度相同的辗缝。在这个位置上,轧辊的作用与液压凸度系统相似,其有效凸度等于零。
图6-31(c)所示,上辊向右移动,下辊向左移动,且移动量相同。这时轧件中间处的辗廓线间距变窄,从而加大中部压下量,此时的有效凸度大于零。
图6-31(a)所示,上辊向左移动,下辊向右移动,且移动量相同。这时轧件中心处辊缝曲线凸度变大,从而减小了中部压下量,此时的有效凸度小于零。